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城鎮供熱管網設計規范》CJJ 34-2010 |
節選——供熱管網調度自動化和街區熱水供熱管網
13.5 供熱管網調度自動化
13.5.1 城鎮供熱管網宜建立包括監控中心和本地監控站的計算機監控系統。
13.5.2 本地監控裝置應具備檢測參數的顯示、存儲、打印功能,參數超限、設備事故的報警功能,并應將以上信息向上級監控中心傳送。本地監控裝置還應具備供熱參數的調節控制功能和執行上級控制指令的功能。
監控中心應具備顯示、存儲及打印熱源、供熱管線、熱力站等站、點的參數檢測信息和顯示各本地監控站的運行狀態圖形、報警信息等功能,并應具備向下級監控裝置發送控制指令的能力。監控中心還應具備分析計算和優化調度的功能。
13.5.3 供熱管網計算機監控系統的通信網絡,宜利用公共通信網絡。
本章的內容主要針對用戶熱水供熱管網,熱水來自城鎮供熱管網系統的熱力站、小型鍋爐房、熱泵機房、直燃機房等,主要熱負荷類型為采暖、通風、空調、生活熱水。適用參數范圍為設計壓力小于或等于1.6MPa,設計溫度小于或等于95℃,對設計參數較高的熱水管網及蒸汽管網,應遵守其他章節的規定。
14.1 一般規定
14.1.1 街區熱水供熱管網設計時,應計算建筑物的設計熱負荷。對既有建筑應調查歷年實際熱負荷、耗熱量及建筑節能改造情況,按實際耗熱量確定設計熱負荷。
14.1.1 本規范第3章熱負荷計算方法,主要用于熱源和大型供熱管網干線設計,推薦熱指標是平均數據。街區熱水供熱管網直接與室內系統連接,由于建筑物具體情況的差異較大,設計熱負荷應根據建筑物散熱量和得熱量逐項計算確定,不宜采用單位建筑面積熱指標法估算。對既有建筑進行管網或熱源改造時,應分析實際運行資料確定設計熱負荷。
14.1.2 采暖、通風、空調系統供熱管網水質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熱力站間接連接系統街區熱水供熱管網水質,應滿足本規范第10.3.12條的要求;
2 連接鍋爐房等熱源的街區熱水供熱管網水質,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工業鍋爐水質》GB/T 1576對熱水鍋爐水質的要求;
3 應滿足室內系統散熱設備、管道及附件的要求。
14.1.2 熱力站間接連接采暖系統沒有燃燒設備,對水質要求可以低于鍋爐房,因此分別提出水質要求。鍋爐房直接連接的采暖系統水質應滿足熱水鍋爐的水質要求。室內系統采用的散熱器、調節控制閥、計量表等設備、管道及附件的形式和材質,可能對水質指標有特殊的要求,對新型材料應了解其性能,正確選擇水處理方法。
14.1.3 用于生活熱水系統的管網水質的衛生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的規定。
關鍵詞:地熱水資源動態監測系統/地熱井監測系統/地熱井監測/水資源監測系統/地熱資源回灌遠程監測系統/地熱管理系統/地熱資源開采遠程監測系統/地熱資源監測系統/地熱管理遠程系統/地熱井自動化遠程監控/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監測軟件系統/地熱水自動化監測系統/城市供熱管網無線監測系統
地熱管理系統(geo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是為實現地熱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而建立的管理系統。
我司深井地熱監測產品系列介紹:
1.0-1000米單點溫度檢測(普通表和存儲表)/0-3000米單點溫度檢測(普通顯示,只能顯示溫度,沒有存儲分析軟件功能)
2.0-1000米淺層地溫能監測(采集器采用低功耗、攜帶方便;物聯網NB無線傳輸至WEB端B/S架構網絡;單總線結構,可擴展256個點;進口18B20高精度傳感器,在10-85度范圍內,精度在0.1-0.2度)
3. 4.0-10000米分布式多點深層地溫監測(采用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細分兩大類:1.井筒測試 2.井壁測試)
4.0-2000米NB型液位/溫度一體式自動監測系統(同時監測溫度和液位兩個參數,MAX耐溫125攝氏度)
5.0-7000米全景型耐高溫測溫成像一體井下電視(同時監測溫度和視頻圖片等)
6. 微功耗采集系統——地熱資源監測系統/地熱管理系統(可在換熱站同時監測溫度/流量/水位/泵內溫度/壓力/能耗等多參數內容,可實現物聯網遠程監控,24小時無人值守)
有此類深井地溫項目,歡迎新老客戶朋友垂詢!北京鴻鷗成運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關鍵詞:地熱井分布式光纖測溫監測系統/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深井測溫儀/深水測溫儀/地溫監測系統/深井地溫監測系統/地熱井井壁分布式光纖測溫方案/光纖測溫系統/深孔分布式光纖溫度監測系統